今天是2023年05月16日 星期二
為進一步提高多學科診療水平,加強醫院間的學術交流,近日,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遼寧省退役軍人總醫院召開了第二屆腫瘤疑難病例·遼滬多學科專家研討會,邀請了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肝膽胰及腫瘤綜合診療部主任陳挺松教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科腫瘤科主任王寧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專家韓濤教授以及我院各科室主任、專家,包括醫務部、婦產科、普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呼吸內科、麻醉科、手術室、ICU、檢驗科、放射科、病理科、輸血科等。此次會議以線上遠程MDT的形式召開,醫院醫務部徐旺達副主任與婦產科葛靜教授主持。
研討會
會議進入病例分享及討論環節,第一例為腹膜后惡性腫瘤患者。該患者2015年于當地醫院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手術,2017年因腹膜后惡性腫瘤復發,先后6次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行手術治療,術后給予腹腔熱灌注及靶向治療。近一個月腹部腫物再次復發,因晨起突發劇烈腹痛,來我院就診。影像學提示:左中下腹巨大占位性病變,伴病灶內出血、液化壞死可能,瘤內動靜脈瘺形成,臨近腹主動脈、左側腰大肌、左腎及左側輸尿管受累。入院后立即報病危,給予對癥治療,病情有所緩解,但依然不容樂觀。
病例一
第二例為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IV期術后復發患者。該患者2018年因診斷卵巢癌行手術治療,術后紫杉醇聯合卡鉑化療。2019年發現脾轉移,行脾切除術。術后經多次化療、免疫靶向治療,未見好轉。影像學提示:腹水,腹腔及腹膜后多發淋巴結腫大,轉移可能。
病例二
第三例為腹腔惡性腫瘤患者,合并大量腹水。PET/CT提示:膽囊癌可能性大,考慮腹膜轉移瘤可能性大。CTA提示:雙肺動脈多發梗塞。
病例三
病例匯報結束后,專家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就腫瘤的診斷、治療、護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看法。
專家們一致認為,腫瘤疾病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多學科的協作與配合。惡性腫瘤患者手術風險極大,術前應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腫瘤類型、大小、位置、浸潤程度、手術切除范圍等因素。術中涉及大血管和淋巴管的切斷,需謹慎操作避免出血,其他輔助科室也需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術前準備,以確保手術的安全和成功。在腫瘤治療的過程中,醫務人員要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和精神支持,積極倡導患者參與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治療效果。同時,醫務人員可以為患者制定更加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治療風險。
此次研討會歷時兩個小時,現場氣氛活躍,場內場外互動頻繁。通過真實病例討論,共享成功經驗,相互取長補短,實現深度互動,集中體現了醫院多學科協作診療、特色優勢凸顯、優質資源整合的能力水平,取得了較好效果。通過此次研討會不僅展現了醫院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學術實力和臨床水準,也為醫院醫務人員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習交流平臺,使之更好地與國內外先進的醫療水平接軌。醫院將繼續發揮多學科協作優勢,提高診療水平和科研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精準的、前沿的醫療服務。
供稿:婦產科
編輯:陶禹廷
校對:張雪霏
責任編輯:遲倩